過去這幾年出現過許多權力鬥爭風暴、扭曲的意識形態,出乎意料的情節曲折。政治紛擾動盪,隨接而來的骨牌效應已經影響了我們個人的靈性福祉和個人的平安。媒體已被操弄,我們被不同聲浪、選情、實情、真的實情、假的實情砲轟──我們的心智已被全方面操弄。我們個人的責任最終還是落在自己手裡,但我們卻必須在洪水般的資訊中試著摸清一切。我們應當如何面對生命風暴?
我相信的是真理還是虛構世界?
屬世的真理和屬靈的真理
對於摩爾門教徒來說,當我們努力將信仰實行在無數的屬世「政治真理」中時,這一切都看來更令人喪氣。
許多時刻,當我被湧來的資訊淹沒,想要透過基本福音原則尋求答案時,卻變成「你想相信什麼就相信什麼吧」,沒有一個準則來幫助我建立個人的見證。我覺得我永遠無法成為最正統的摩爾門教徒,因為我無法表面上接受教導卻不疑惑。
究竟什麼是「典型」的摩爾門教徒?就因為我和摩爾門教徒的刻板印象不同,不表示我不在天父的偉大計畫之中。我需要尋找自己的目標,而不是努力達成別人的目標。當我接受不是每個人都是一模一樣的事實後,我的旅程從此開始了。這個想法不但難以相信,而且還令人驚慌。
在我找出自己的目標以前,我花了很多時間找尋我個人的真理。我努力地分析自己為何這麼憤世嫉俗,分析自己的思維和解析。這一切在我年輕時都很容易,我記得自己只需要毫無遲疑地接受並跟隨就可以了。
和年輕時的我不一樣的是,現在我必須學習如何換個不同的方式有效的運用我的信心。我曾被教導過,我可以透過研讀經文找到真理,祈禱來尋求答案。但我認為光是研讀還不夠──我必須從行為中看見福音原則。我是透過實踐學習的人,不巧的是,這並不是一條最通順的路。
每個人心中的浪子
最近當我讀了傑佛瑞‧賀倫長老對於浪子的描述,我更能理解浪子的哥哥面臨的困境,而我也更了解自己的生命與經歷比較接近年輕的任性浪子。但最令我驚訝的是,我自己也曾經是那個負責任、一路忠實,最終卻羨慕浪子的哥哥。
我記得自己曾經鄙視身邊離開福音的人。最後克服種種挑戰和失利後回到了羊圈裡。我有種上當的感覺。他回來只因為這是他唯一可以去的地方。我承認我對於自己信心的驕傲,讓我認為比起離開的人,自己比較值得擁有那些焦點和關愛。從沒離開過的人當然比那些讓人傷心的人還值得更好的。
直到我自己離開福音的幾年後,我才理解重新接受贖罪的力量所需的謙遜,而且我更能感謝那些努力持守到底的人。直到我自己像個浪子般地站在門口請求別人開門讓我進去,我才能有機會尋求寬恕和支持,再往前邁進。
「這個弟弟曾經是個囚犯──是罪的囚犯、愚行的囚犯、豬欄的囚犯,不過這個哥哥也活在某種監禁裡,還沒打破自己的牢籠,繼續受忌妒這隻綠眼怪獸折磨。有人說,忌妒是無人願意承認的罪,丹麥有句諺語說到這種忌妒的傾向非常的普遍:「假如忌妒是種狂熱,那全世界都病了。」
「在一個人比人的世界裡,人們常被評定誰比較聰明,誰比較有魅力,誰比較成功。在這樣的世界裡,要真正去相信(聖潔的)愛裡沒有比較,並不容易。」
這兩兄弟就像硬幣的兩面,一個辛勤地實踐信心,另一個狼狽地考驗信仰。當我幾年前停止實踐我的信心時候,背棄我的見證變得很容易。
我不積極的這些年,我的信仰遭受考驗,而我感覺自己受到擊敗,因為要說出「好,我願意去做主所吩咐的」不再是件容易的事。我無法在自己的不服從中期待好的結果,我必須改變。
和別人比較
我也需要停止將自己的人生道路和周遭的人做比較,比較他們擁有哪些我沒有的。拿他們的信心和我的疑惑做比較。我漸漸地發現自己不應該成為任何人,而且我也不需要對於自己不願盲從苛責。
畢竟,不是每個跟隨的人都只是盲從。
其實我們都不盲從。
我們如果認為每個人在跟隨的路上都不曾踩空,那我們注定要失望。像他們一樣不是很好嗎?只要跟著這羊群走,不必因為懷疑而絆倒不是很棒嗎?我從未遇過任何一隻在羊群裡盲從的羊,因為他們不存在。他們每個人都必須付出心血努力建立他們的信心,所以當他們被要求跟從別人時,他們有足夠的見證知道這是對的。當他們被要求帶領別人時,他們會有足夠的謙遜站出來。
「神的最終目的是幫助我們進步。」──陶德‧克理斯多長老
無論別人是在實踐信心或考驗信仰的道路上,希望你們都能支持他們。讓你的家人和朋友發出疑問,所以我們能夠幫助他們尋找最適合他們的解答。無論你在人生旅程的哪裡,無論眼前迷霧多麼濃厚,只要有朋友能理解你,並讓你有失敗的空間,你很快地就可以找到自己的立足點重新出發。
對你人生的目的有信心,這樣你才能幫助他人找到他們的信心。
此文章由 Megan Ann Steyskal撰寫,發表於mormonhub.com,原文標題為《Finding Spiritual Footing in Today’s Chaos》。
發文者
Latest posts by 發文者 (see all)
- 成為快樂夫妻的秘訣 - 2020年 8 月 30日
- 7個用手機做傳道事工的方法 - 2020年 7 月 29日
- 後期聖徒不獨佔真理 - 2020年 3 月 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