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渴望一個堅強、快樂的永恆婚姻。你知道這得來不易。你曾經面對心碎和挑戰,這條充滿荊棘的路上已走了這麼久,但你還是得不到一個結婚戒指。或者更糟的是,你的結婚戒指已危在旦夕。你也不知道為什麼會這樣。愛到底在哪裡?

 

文前說明

在這篇文章開始前,我得提出三項說明。

首先,這篇文章不是一篇廉價的娛樂文字,也沒有提供任何快速的解決辦法。這些資訊都是根據十幾年的科學和健康關係的研究,並藉由經文、個人經驗,和啟示而學到永恆真理。

第二,我不知道你的故事。如果我們能夠面對面談話,我會聆聽你說的話、站在你的角度想,或評估這些概念對你是否有幫助,或是哪些有幫助。我相信你也能自我判斷。

第三,確實實行這些概念還需要自我反省、承諾,和謙卑。真理是傷人的,而有時也讓人痛苦。有時候我們必須先體會到第一件事才能學會第二件事。如果你準備好讀這篇文章的話,讀下去吧。

 

我的故事

勇敢的讀者們,讓我緩緩道來我的故事。

很久很久以前我拜訪了一個普羅浮的楊百翰大學單身支會。我注意到支會中的一個人。當天晚上當我參加支會祈禱會時,我也見到了他。和他對話不到五分鐘,我就知道自己已陷入了深淵。

兩年半後,我們已經正式分手復合了四次,非正式的分分合合我數也數不清。我們雖然相愛,但卻無法開花結果。

在第四次正式分手後,我也經歷了無數的沉思、祈求能被理解、祈求被醫治。當時一個Youtube上的影片,讓我想起大學時期學到的一個心理學概念──依附理論。一個安靜卻尖銳的聲音在我心中悄聲出現:「你必須研究一下這個概念。」

所以我照著做了。我讀了一些文章,看了一些影片,讀了由心理學家Amir Levine和Rachel S.F. Heller寫的一本書,叫做「依附」。

我終於了解這兩年半的時間中到底發生了什麼事;只是我沒有發覺。

 

基本的依附理論

對神的愛及信任

依附理論應該是目前我們擁有的最先進的關係科學。這項理論來自1950年代的約翰.鮑比。幾乎美國所有的心理學課本中都包含了這項理論。依附理論中說明了三種在關係中的基本依附型態:

焦慮型的人太專注他們與伴侶之間的關係,時常擔心伴侶是否會回饋他們的愛。

逃避型的人認為親密關係讓人失去獨立,時常避免親密關係。

安全型的人對於親密關係感到自在,通常個性溫暖有愛心。

你大概可以猜得出你想要當哪一種人了吧。

依附理論通常提到和父母的關係影響長大成人後的愛情關係。但是研究報告顯示,依附型態適用於任何一種關係──如:家庭、朋友,或愛情。

我們大部分的人在關係中都混合了獨特的安全、焦慮,和逃避型態。但我們通常都比較傾向於其中的某一項。較於傾向的那個型態,就代表了我們的依附類型。在依附這本書中,你可以做測驗找出你和未來的伴侶的依附型態。網路上也可以找得到其他的評估測驗。

如果你覺得自己是焦慮型或逃避型的人,請你也不要立刻宣判自己永遠單身。你還有很多希望。依附型態可以改變。

研究估算50%的人是安全型,20%的人是焦慮型,25%的人是逃避型。最後5%的人未分類。50%中大部分的人感到安全,並準備好進入一個關係。因為他們知道如何把握

這也代表在約會的世界中充滿了焦慮或逃避的人。而且無論你相不相信,一個不健康的關係中常常可以看到焦慮型和逃避型的兩人個配成一對。就算你是安全型,你的伴侶可能不是。學習依附理論可以幫助他們。

深入理解你和伴侶的依附型態通常不夠;你還需要做出改變。對愛情的依附理論比較不熟悉的人,依附這本書是最好的資源。作者也建議一些清楚、且建立在科學基礎上的方式,將焦慮型和逃避型的人轉變為安全型。

如果你已經有個伴侶,這本書也會幫助你和你的伴侶決定,你們要不要一起改變依附型態,或是從和其他人之間的關係開始改變。你也可以考慮接受婚姻與家庭諮商師,或依附理論治療師的治療。

 

從福音角度看依附理論

「人一旦了解真實的教義,就會改變態度與行為。研究福音教義以改進人的行為,比研究行為科學以改進人的行為來得更快。」──培道‧潘

我在大學修心理學時,這幾句話一直一直不斷地以不同方式出現。因為神要我記住這幾句話。

目前我只有談論到行為研究。雖然好幾十年的科學研究資訊非常有價值,但通常不足以帶來改變。

就在我努力地建立更安全的依附型態時,我也發現神不斷重複地教導我四項有關的福音原則。我非常想和你們分享。我見證無論你是逃避型還是焦慮型,這些原則永遠都是真實的。我要再次重申,我不知道你的故事的細節,但我相信你有能力為自己做判斷,如何將這些想法用在生活中。

 

那人獨居不好

對神的愛及信任

「耶和華 神說、那人獨居不好、我要為他造一個配偶幫助他。」──創世記2:18

我們的靈魂和心智天生就需要別人。我們獨居不好。神創造世界就是為了激勵我們同心協力。教會、婚姻、家庭,和社會都是建立在這原則上。我們對他人都有某程度的依賴,我們才得能獲得食物、衣服、遮蔽所、靈性的滋養、生育,和情緒支持。

那些有逃避傾向的人,因為自己需要別人而感到不自在。人們會讓我們失望,所以我們最好靠自己就好;逃避型的人盡可能自給自足。但是我們常常會看到,我們和其他人一樣都是凡人;我們無法總是達成目標或持守承諾。而我們使自己孤立的程度,也讓我們感到空虛和沮喪。

那些焦慮型的人對他人過度需要。我們可能需要協助才能維持情緒、看見自己的價值,或獨自生活。其他人可能會因為我們如此的行為而恥笑我們,他們可能在不自覺中,讓你覺得請求幫忙不是件好事。但是,若能在尋求幫忙和建立自我依賴之中取得平衡,請求協助可以給我們力量。

建立安全依附的關鍵就是在這之中找到平衡。獨立和共處中的平衡。世上互相依存的人都是一股有力的力量,與他人合一來達成偉大的事物。

 

信賴主

「你要專心仰賴耶和華、不可倚靠自己的聰明。」──箴言3:5

所有的依附關係都與信任有關。

那些焦慮依附型態的人,不自覺地將最大的信任和權力交於伴侶手中。因為我們不相信自己能控制自己在這段關係中的情緒;所以我們會尋求他人的的忠告使自己安心。

那些逃避型的人通常將最大的信任託付於自己。畢竟這才是避免受傷最好的方式,對吧?

那些有宗教信仰的安全型的人將主視為首要。因為神的看法、智慧,和廉正都比任何人還要更偉大。

我們在前面討論過,依賴自己和他人是很重要的──這信任必須被贏得。這兩個原則「這人獨居不好」和「信賴主」其實是一體兩面。

當我們先信賴神,祂會教導我們信賴自己和他人。祂會教導如何分辨我們或別人是否不誠實或不可信賴,及如何設立界線。反過來說,祂會幫助我們以正直行動,並將我們的信任擴張到那些值得信賴的人身上。

 

仁愛:基督純正的愛

「仁愛是恆久忍耐又有恩慈,不嫉妒,不張狂,不求自己的益處,不易被激怒,不動惡念,不在罪惡中快樂,只在真理中快樂,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 」──摩羅乃書7:45

世界對於愛的定義和主的定義各不相同。

這世界將愛視為一種感覺;主將愛視為一個選擇。逃避的傾向可能會在我們「失去愛的感受時」誘使我們躲避或離開一段關係。我們可以透過展現愛的語言、寬恕弱點、建立自我和溝通來阻擋這些誘惑。除此之外,我們還能祈求獲得仁愛。隨著時間,我們擁有仁愛的能力或使我們的心增長。

這世界認為愛就是兩個不完整的人,因為別人而變得完整;但主教導我們,真正的完整來自於基督。我們的關係就像一個三角形;當我們變得與基督更接近,我們就能更接近彼此。對於那些焦慮的人,他們可能將恐懼和歸屬感誤認為愛。當別人讓我們失望,我們可能會感受到嫉妒、失去耐性,只在乎自己的需要。但事實是,只有基督能完美地滿足我們的需要。祂的愛永遠都在;只要我們不再躲藏,我們就能感受得到祂的愛。

劉易士在他的書,《四種愛》中寫到了四種不同的愛:對事物和地方的愛、對朋友或手足的愛、浪漫的愛,及仁愛,或神的愛。他教導我們,當我們擁有豐富的仁愛,其他的愛都會變得更真實。

當我們祈求能被仁愛充滿,也就是基督純正的愛,我們會發現神填滿我們心中的空洞,並增強我們愛人的能力──我們便能與他人一起受苦、變得良善、更能控制我們的嫉妒、驕傲、無耐性、自私,並在真理中快樂,更有耐心,更有信心和希望來持守一切。

 

選擇權及耶穌基督的贖罪

「彌賽亞要在圓滿的時期來臨,將人類兒女從墜落中救贖出來。由於他們從墜落中被救贖,他們變得永遠自由,能辨別善惡;除了在最後的大日子,他們要依照神所賜的誡命受律法的懲罰外,他們可以自己採取行動而不受支配。」──尼腓二書2:26

成長需要自由意志。但是對於不完美的人來說自由意志代表著罪惡和痛苦。只有完美的救主能救贖我們。

你是焦慮型或逃避型是有原因的:你曾經受過傷。而且面對傷害使你痛苦不已。但是耶穌基督會拯救你。你只需要將眼罩拿下,走向祂張開的雙臂。神會以祂的時間和祂的方式向你展現祂的臉龐。

而且,抓住祂張開的手也會給我們增強的力量,加強我們的意志。當別人傷害我們,我們可以選擇我們的行動,而不是被別人的行動牽制,我們比這些還要堅強。我們不再是情況下的受害者;我們能夠自由選擇,並建立堅強、有意義的永恆關係。我們變得自由。

如果你對此主題有其他想法或問題,可以在下面留言。

 

原始文章由Melanie Blakely所寫,在mormonhub.com張貼,標題為《What God (and Science) Taught Me after My Fourth Breakup with the Same Man

The following two tabs change content below.
哈囉我是Veronica!我生長於充滿熱情的南台灣,現在嫁紐西蘭人隨紐西蘭人的住在美麗的南半球,是個三個孩子的年輕媽。我相信只要用心追求,每一個人都可以知道神的存在並認識神。知道全宇宙有個神在運行改變了我對生活的方式及思維。我熱愛耶穌基督的福音,我也相信透過這個福音我們每個人都能夠擁有真正的快樂。

Latest posts by Veronica Wu Strong (see all)

Pin It on Pinterest

Share This